資訊

上海

課程咨詢: 400-810-2680

預約高中1對1精品課程(面授/在線),滿足學員個性化學習需求 馬上報名↓

獲取驗證碼

請選擇城市

  • 上海

請選擇意向校區(qū)

請選擇年級

請選擇科目

立即體驗
當前位置:北京學而思1對1 > 高中教育 > 高考備考 > 正文
內容頁banner-1對1體驗

全方位備考2010高考:文綜復習全攻略

2010-03-09 11:16:04  來源:博客 文章作者:匿名

  全面?zhèn)鋺?zhàn)2010年高考:文科綜合復習方法大放送 為了全面?zhèn)鋺?zhàn)2010年高考,謹此推出系列文科綜合復習方法:


  一、綜述


  (一)要點與誤區(qū)


  1.處理好單科與綜合的關系


  原則:搞好單科,學會轉換


  誤區(qū):大搞跨學科綜合


  搞好單科,是指把95%的精力放在單科的學習上。為什么呢?分析近年文科綜合高功課,基本是單科拼盤。其中,幾乎所有小題、前幾個大題,根本就是只涉及一科;而較后兩道大題,名曰“跨學科綜合”,實際上也是每個學科分別設幾問,然后生硬拼接起來。所以,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單科學習上,切忌好大喜功,搞很多跨學科的專題。


  學會轉換,是指思維能夠在各學科間迅速切換。這是對付“拼盤”的技術要求。技術問題都不難解決,只要多做套題訓練就可以了。當然,由于政、史、地具有天然的聯(lián)系,分析一些問題,要以單科為主,其他學科可起輔助作用(比如政治問題常涉及歷史)。但這不可以過分強調。


  2.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


  原則:夯實基礎,注重能力


  誤區(qū):拋開知識搞“能力”


  夯實基礎,是指要非常重視知識的學習。先進,這是文科的特點決定的。文科的記憶性很強,不背書,搞能力就是空中樓閣。第二,這是文科綜合高考的實踐證明的。2004年的《診斷大綱》,較突出的特點,就是強調學科骨干知識的考查。從今年試題看,許多人押寶的“熱點能力題”都未出現(xiàn);相反,諸如“如何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”這種典型的知識題,卻提到了突出位置。


  注重能力,是指要在知識學習中有意識地鍛煉能力。文科綜合診斷畢竟不同于單科診斷,較明顯的一點,就是疏于考查低能級的背記內容,注重考查分析性、開放性的內容。這就是“能力”的含義。怎樣提高能力呢?先進,要著重掌握課本中的分析性、論述性內容(而不是純記憶內容);第二,注意應用因果分析法、分析與綜合,尤其是多因素綜合分析的方法,這是高考的能力熱點。


  關于背記,補充說明幾點。先進,少有要背書。這是基礎的基礎,不下苦功不行。第二,要有重點地背。一是注重主干知識,反對繁瑣哲學;二是注重分析性知識。第三,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,反對死記硬背。總之,學文科,背記要刻苦;學文綜,背記要動腦。


  3.處理好熱點與知識的關系


  原則:精煉材料,整合落實


  誤區(qū):沒有重點,忽視落實


  文科綜合診斷的重要特點,是以問題為中心,而這些中心問題,多是社會的熱點問題。熱點問題學習,是近年來文科生很頭疼的事,集中反映在:背了很多都不考;考的東西似曾相識,但又都拿不準。為什么呢?就是沒有做到精煉落實。


  (1)精煉材料


  精煉材料,是處理熱點材料的原則。復習時期,各校都會發(fā)很多熱點問題的補充材料(主要是政治)。這些材料的處理步驟有:


  先進步,分清主次材料。所謂主要材料,包括教育部和診斷中心的權威發(fā)布,以及《診斷大綱》明確規(guī)定的時政材料(例如2003年的十六大報告)。其他的一切內容,都是次要的,是用來補充說明主要材料的。切忌喧賓奪主,或主次顛倒。


  第二步,研讀主要材料。例如研讀2003年的十六大報告,要認真看原文,并結合教育部的《指導意見》學習。這一步驟與學習課本很相似。同時,有選擇地看一些輔助材料。注意,參考書的作者再有名,他也不是出高功課的,他也在猜測診斷中心的思路。所以,一定不要被參考書束縛住思路,更不可以用參考書代替較主要的材料。


  第三步,總結主要材料的核心內容。這是高考復習中容易缺失的一步。例如十六大報告,核心內容有:物質文明,核心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,包括所有制、分配制、管理制等內容;政治文明,核心是政治文明的概念、建設要求,以及黨的建設和領導。實際操作中,對核心內容的總結,還要更細致些。以上是精煉原則的體現(xiàn)。


  (2)整合落實


  整合落實,是將熱點轉化為能力,切實掌握的過程。


  先進是整合,就是把上面一步的總結內容,與課本基礎知識融合在一起。換言之,就是針對當年的熱點,對課本進行一次“修訂”。整合結果,在本書《政治導學》一章中。


  第二是落實,就是把整合完畢的內容,一體背記掌握。注意,熱點問題的學習,較終的成果應該是整合好的總結,而不是一堆別人寫的或印的材料。關鍵是要把知識提煉出來,變成自己的。


  (3)關于熱點問題的補充說明


  先進,注意長期熱點。環(huán)境、主權、科技等問題,關乎人類發(fā)展的根本,在任何時候都是熱點。這種長期熱點,是高考的主要內容(見診斷中心2004年的《文科綜合能力診斷試題設計》)。我們學習熱點,要把主要精力,放在這些長期問題上。一是掌握基本的知識和判斷依據(在課本中),二是了解分析長期熱點的新表現(xiàn)(在時政中)。


  第二,怎樣處理當年的熱點。其一,不要去背,也不要管細節(jié)。近年的高考,當年熱點基本都是作為背景材料出現(xiàn),沒有正面考查的(這完全不同于前些年政治高考的時事題),因此只要“臉熟”就可以。其二,要放在長期熱點的大背景下分析。例如,美國不簽署《京都議定書》,大背景是全球環(huán)境問題、發(fā)展問題,我們的著力點在于對環(huán)境問題、發(fā)展問題基本知識的把握,并運用它來分析美國的行為。千萬不要就事論事,脫離了宏觀的背景,F(xiàn)在總強調的“人文關懷”,就是指這些關乎人類前途和命運的大背景。


  (二)幾點建議


  1.踏下心來,研讀以下內容


  (1)《診斷大綱》;


  (2)歷年高功課(近年為主,文綜為主)。


  2.關于復習時間分配、建議


  (1)用50%的時間復習文綜。文綜復習容易攤子鋪得過大,把三門主課擠了,這從分數上講是不合算的。


  (2)抓住零碎時間,進行知識背記。


  二、歷史


  (一)歷史復習要點


  1.熟記史實


  歷史是較強調背記的學科。為什么呢?歷史背記的內容,主要有兩部分,一是史實,二是分析。而政治的背記,主要是分析,對事實的記憶則很少,所以遠沒有歷史難記。不背行不行呢?不妨分析幾次歷史試題,看看有多少分是記憶不清丟失的,答案不言自明。事實上,史實不清、審題不細,是歷史丟分的兩大原因。怎樣背記史實呢?


  先進,精細讀書。要一個句號一個句號讀,包括導言、注解、圖示在內。2002年高考,有一題問蔥嶺的地理位置,得分率很低。其實,“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”,答案就在古代史課本的小注里。這啟示我們一定要細心讀書,尤其是在先進輪復習時。


  第二,動手總結。一定要落實到筆頭上,因為看和寫的感覺完全不同,而診斷是寫,不是看。尤其是先進輪復習,寧可羅嗦些,也要把總結寫全。以下給出分析歷史事件的通用格式,具體操作時,應有所取舍:


  1.名稱及其含義(例如:早期維新思想,維新思想)


  2.背景


  (1)原因(事物發(fā)生的必要性):主要原因(主要矛盾)、次要原因(次要矛盾),根本原因(社會主要矛盾)、具體原因(根本原因的具體表現(xiàn)),直接原因、間接原因,導火線


  (2)條件(事物發(fā)生的可能性):政治、經濟、階級、思想、時代、其他


  (3)目的(原因和條件是客觀的,而目的是主觀的)


  3.經過:力量、領導、階段及階段特點等


  4.意義:性質、作用、影響,特點(極其重要!特點=不同點=考點),經驗、教訓


  第三,注意特點。特點就是不同點,例如《農政全書》的特點主要是介紹西方水利技術。特點就是考點,所以要非常重視,尤其是時代特點,往往是答題隱含的大背景。


  第四,定期背記。讀—寫—記是一個完整的鏈條,所以在平時就要有計劃地逐步背記。例如一星期背一章,或與老師的復習同步。不要到診斷前再背,那樣很不牢固;也不要考什么背什么,那樣很不系統(tǒng)。


  2.把握聯(lián)系


  高中歷史的特點,是注重前因后果,注重分析知識的相關性,而反對孤立的知識點背記。其實,出題的過程,就是建立新的聯(lián)系的過程;做題的過程,就是剖析聯(lián)系的過程。把握聯(lián)系,主要有兩個步驟:


  先進,縱橫結合。一方面要注重縱的聯(lián)系(時間聯(lián)系),另一方面重視橫的聯(lián)系(比如地域聯(lián)系)。特別注意因果聯(lián)系,這是所有聯(lián)系的核心。


  第二,編織網絡。縱橫結合,經緯交錯,就成為知識網。


  3.加強審題


  近年的高考,越來越強調從題目中獲取信息(尤其是材料題),與課本知識結合,共同構成答案。這樣,審題的重要性凸顯出來。審題要注意三點:


  先進,準。就是問什么答什么,切忌答非所問。一道大題設多問,不僅要審大題題干,還要審每一問的題干;一組選擇題有多道,不僅要審每道的題干,而且要審總的題干。


  第二,全。就是問的都要答,切忌答漏。題干的每一句話(尤其是材料題),一般都包括至少一個信息點,答案上每個點都有分。


  第三,注意“弦外之音”。近年文綜高考的答案,常有些是“既在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”,而這些分都愛丟。例如2002年高考歷史大題,考查旅大主權的變遷,如果僅按上面要求審題,會丟掉“不尊重中國領土主權”“背著中國拿中國主權和利益作交易”等要點。這些要點,來自題干的“弦外之音”:本題的主旨是主權問題,故應圍繞此點答題。這種分很不好拿,但是如果做題時想一下每題的宏觀主旨(而不是單純就題論題),就有希望得分。


  (二)誤區(qū)辨析


  先進,不可以做代記?孔鲱}記知識點,永遠不夠系統(tǒng),會割裂聯(lián)系。做題這個手段很好,但不可濫用。


  第二,不可濫搞聯(lián)系。要以把握基本的知識網絡為主,專題史不要太多(今年診斷范圍大為縮減,許多專題已不成系統(tǒng),應該舍去)。


  (三)關于本書《歷史導學》


  1.內容


  (1)縱向把握,理清歷史線索,總結時代特點;


  (2)橫向把握,講解歷史專題,示范總結方法;


  (3)助學資料,給出歷史年表和細碎知識總結,幫助大家背記。


  2.限于篇幅,本書未收入練題目,對許多類似問題僅給出總結示范,未予一一列舉。希望讀者自行補充練題目,并建立自己更完整的總結體系。


  三、政治


  (一)政治復習要點


  1.注重方法


  由于政治的學科特點,在學習時,應注意一些特殊方法:


  先進,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。經濟常識各章(先進章除外),都是先講普遍的經濟原理,再推進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性。政治常識各章,都是先講普遍的政治學原理,再推進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理論的特殊性。在學習時,一定要既分清普遍性與特殊性,又搞清二者的聯(lián)系。


  第二,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結合。哲學常識闡述一個原理,都是先講世界觀,后講方法論。在學習時,一定不要把兩者混淆,要搞清對應關系。(見本書《政治導學—精神文明》一節(jié)中的總結)


  第三,主次結合,突出重點。通過做題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政治考查的內容非常集中,這些就是重點。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重點知識上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

  2.注重熱點


  這一問題,見本節(jié)“(一)綜述一、要點與誤區(qū)——3.處理好熱點與知識的關系”。


  3.注重做題思路


  政治題的顯著特點,是題型清晰、思路相對固定。例如:一看到環(huán)境問題,我們就有如下哲學思考,答題時很少出圈。這種東西要多總結。建議大家只用一本權威加油站(比如《較新五年高診斷題匯編》、《十年高診斷題匯編》),把每道題都搞透,每種問題的套路都總結出來。


  唯物論: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界關系的基本前提


  辯證法:聯(lián)系:處理好經濟發(fā)展與環(huán)境保護的關系;發(fā)展: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戰(zhàn)略;矛盾:一分為二地看待人對自然的影響;量變:適度開發(fā)。


  認識論: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規(guī)律的統(tǒng)一;


  價值觀:樹立正確的生態(tài)價值觀。


  (二)關于本書《政治導學》


  鑒于熱點學習是難點,該章給出了熱點問題與基礎知識的整合結果,也就是熱點學習的較終成果。如果可能,希望大家自己動手做一遍;如果時間不允許,也可直接使用本章的總結。另外,注意補入新的熱點(比如現(xiàn)在的《三個代表學習綱要》就很重要)。


  四、地理


  (一)地理復習要點


  1.注意分析性、綜合性問題


  高中地理區(qū)別于初中的顯著特點,是從強調知識的識記,過渡到強調知識的分析和綜合。比較多的是因果分析,尤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。例如2002年地理大題,考查巴爾喀什湖一半淡、一半咸的原因,是氣候、徑流共同作用的結果;2003年全國卷的地理大題,考查10度等溫線的成因,是緯度、地形共同作用的結果。可見高考出題的連續(xù)性!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聯(lián)系上,注意全面分析,不要陷入繁瑣哲學。


  2.注意圖文結合和轉化


  高中地理區(qū)別于政治、歷史的顯著特點,是圖文結合。由于圖像問題可以綜合考查孩子獲取信息、轉化信息、分析信息的能力,所以這幾年一直是熱點。學好圖像問題要注意幾點:


  先進,認真學好常見圖像。包括課本中的圖(統(tǒng)計圖、示意圖、景觀圖等),以及加油站中的常見圖。如晨昏線圖的基本形式在書中,而加油站中有很多種變式,要一一掌握。


  第二,掌握分析圖像的共性方法。高功課很少出以前見過的圖,但是分析圖像是有通法的,比如折線圖一定要注意坐標名稱,注意走向、交點、數值水平。這一點應多咨詢老師。


  第三,學會作圖。2001年的高考,考查了畫剖面圖,在2003年春季高考中再次出現(xiàn),因此不可忽視作圖。尤其要會畫比較難的圖,如剖面圖、等值線圖等。 3.注意“撿起來”


  高中地理復習區(qū)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,是在高二暫停學習一年后,要把知識撿起來。建議在高二暑假通讀課本,詳細總結,并復習高一的加油站和《會考說明》。通過自學完成先進遍復習,這樣就贏得了高三的主動權。


  (二)幾點說明


  1.關于做題


  (1)建議大家研讀近十年的高功課。因為地理高考恢復較晚(九十年代曾經取消過),出題規(guī)律尚未完全定型,所以特別要注意分析近年的命題思路。


  (2)建議大家做王樹聲老師主編的《高中地理圖導圖練》,突出對圖像的學習。


  2.關于復習輪次


  (1)高二暑假,自學完成先進遍復習。主要是:撿起知識,提出問題。


  (2)高三上學期,與老師同步完成第二遍復習。主要是:落實知識,解決問題。


  (3)高三下學期,完成第三遍復習。主要是:演練知識,形成能力。


  (三)關于本書《地理導學》


  該章以專題形式,提供兩個熱點問題——環(huán)境問題、四大工程——的總結示范,并總結課本內重要的分析性問題。


  智康教育:優(yōu)秀的N對一個性化輔導、口碑好的家教品牌,提供小學數學、英語、語文、物理、化學等全科家教輔導,滿足小學、小學、初中、中考、高中、高考等各類人群課外補習需求。
 

文章下長方圖-高三一輪復習史地政資料
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立即領取中小學熱門學習資料
*我們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電話聯(lián)系
側邊圖-寒假1對1